DB23∕T 3688-2024 帚用高粱栽培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ID: |
6ACCC73EABA84BDCA334DD601036B671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50,CCS B 52,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DB23/T 3688—2024,帚用高粱栽培技术规程,2024-06-13发布,2024-07-12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洪冬、姜艳喜、苏德峰、焦少杰、马子竣、吴振阳,DB23/T 3688—2024,3,帚用高粱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帚用高粱栽培技术中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帚用高粱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 24675.6 保护性耕作机械 第6部分:秸秆粉碎还田机,JB/T 7864 中耕追肥机,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650 喷雾机(器)作业质量,NY/T 1143 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23/T 470 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帚用高粱,也称为笤帚糜子,是栽培高粱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穗形散、分枝长而柔韧、无穗轴或穗轴极短的特点,4 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DB23/T 3688—2024,4,5 选地与整地,5.1 选地,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质疏松的地块。可选择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等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茬口。避免重茬和迎茬,5.2整地,5.2.1 秋翻秋起垄,利用作业机械进行土壤耕翻、耙地、旋地、起垄、镇压,作业质量应符合DB23/T 470的要求。起垄宽度65cm,结合起垄施用磷酸二铵300kg/hm2和硫酸钾75kg/hm2。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5.2.2 春季镇压,早春土壤化冻15cm~20cm时,根据土壤条件,适时镇压,6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6.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备案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帚用高粱品种,6.2种子处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播前宜采用适合高粱的种衣剂包衣处理,种衣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种子包衣质量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7 播种,7.1播种量的确定,7.1.1 发芽率测定,播种前进行发芽率测定,7.1.2播种量,一般公顷播种量7.5kg~11.5kg,7.1.3保苗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情况确定保苗密度,一般抗倒伏品种或地力较好的地块宜密植,抗倒伏性差的品种或地力较差的地块宜稀植,7.2种植方式,在65cm垄上种植双行、行距8cm~10cm,7.3播种机的选择与调试,7.3.1播种机的选择,DB23/T 3688—2024,5,选用适合的播种机械,播种质量应符合NY/T 1143的要求,7.3.2播种机的调试,根据播种量,精确调试好种子间距,7.4播种期,5月中下旬,5cm耕层稳定保持在10℃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7.5播种深度,以3cm~4cm为宜,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种镇压后深度为2cm~3cm,8 田间管理,3叶~4叶期进行深松,深度30cm;5叶~6叶期进行第一遍中耕培土;8叶~9叶期进行第二遍中耕培土和追肥,施用尿素375kg/hm2。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作业质量应达到JB/T 7864的要求,9 病虫草害防治,9.1 防治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喷药作业机械选择应符合NY/T 650的要求。不应使用有机磷类农药,9.2 主要病害防治,9.2.1 丝黑穗病,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戊唑醇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田间病害初发生时可人工拔除病株,深埋烧毁,9.2.2 炭疽病,可分别在喇叭口期和抽穗期选用戊唑醇和苯甲吡唑酯混合剂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9.3 主要虫害防治,9.3.1 蚜虫,田间初见虫害发生时,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治,9.3.2 螟虫,田间螟虫低龄期前2d~3d,可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药剂防治,9.3.3 黏虫,在黏虫幼虫3龄前防治最佳,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9.4 草害防治,9.4.1封闭除草,DB23/T 3688—2024,6,播种后3天内施药,可选用异甲莠去津等药剂防治,9.4.2苗后除草,高粱4叶~5叶期,杂草2叶~4叶期施药,可选用二氯喹啉酸莠去津等药剂防治,10 收获,10.1 收获时间,下霜前籽粒达到完熟期即可收获,此时糜子的颜色和柔韧度达到最佳的加工状态,10.2收获方法,用适宜帚用高粱收获的机械收获或者人工收获,10.3收获后处理……
……